消保處分析坊間常見的交友服務四大陷阱。圖/消保處提供

消保處分析坊間常見的交友服務四大陷阱。圖/消保處提供

單身時代到來,坊間交友服務的消費爭議也頻傳,甚至衍生大量消費詐騙事件。行政院消保處今天公布去年全國交友消費申訴案件,5百多件申訴案件中,男性苦主占比逾9成,年齡層則以八年級生(23-32歲)占5成最高。消保處將促請主管機關內政部儘速研訂相關管理規範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不避免消費者因結交朋友而受騙或成為冤大頭。

 

消保處指出,去年全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受理「交友服務」(含實體店面及網路)的消費申訴案件,將近500件。其中男性占比高達91%,女性則為6%;年齡層則以8年級生(23-32歲)占50%最高,其次為7年級生(33-42歲)占38%,而6年級生(43-52歲)也有9%,可見發生消費爭議的年齡層分布廣泛,不限於年輕人,熟男熟女也可能步入陷阱。

 

消保處表示,「交友服務」是指業者提供服務媒合雙方認識、交往,進而收取對價的行為。根據分析,坊間常見的交友服務爭議有四大樣態。

 

一是假交友真行銷,透過交友APP或交友網站平台認識網友,卻被推銷美容商品及課程。二是消費者在不知情下被誤導,簽訂「分期無擔保借貸契約」,交友卻負擔大筆債款。

 

三是因為資訊不透明,排約要另繳費用,參加聯誼活動要另繳費用,被勸說升等VIP更要繳大筆費用。此外,消費者因故要解約,卻被索取建檔費、影音課程費等不合理且高額的違約金,多高達新台幣數萬元或十多萬元。

 

行政院消保處表示,將促請主管機關內政部儘速研訂相關管理規範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不僅能避免消費者因結交朋友而受騙或成為冤大頭;倘在健全安心的交友管道下,進而提高消費者覓得有緣人,對於降低國內嚴重的少子女化現象,亦將是一大助力。

交友詐騙冤大頭多為8年級男性 消保處提醒有4大陷阱

彰化土地貸款

arrow
arrow

    wad1985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