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說明,現有的防疫保單設計為被保人遭匡列隔離,才會啟動理賠,但陪同隔離為自願隔離,並不在保險契約的理賠範圍內。記者潘俊宏/攝影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說明,現有的防疫保單設計為被保人遭匡列隔離,才會啟動理賠,但陪同隔離為自願隔離,並不在保險契約的理賠範圍內。記者潘俊宏/攝影

本土疫情增溫,政府滾動修正防疫指引,居家照護、陪同隔離引發防疫保單理賠爭議,金管會表示,陪同隔離為自願隔離,並不在保險契約的理賠範圍內,至於居家照護如有醫療行為,將請保險公司從寬認定。

立委林楚茵昨(11)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指出,近期本土疫情延燒,許多家長被迫陪同孩童一起匡列隔離,但保險公司對防疫保單理賠出現不同見解,如今投訴到評議中心的案例甚多,拖三個月遲遲未果,要求金管會應將相關爭議列通案處理。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說明,現有的防疫保單設計為被保人遭匡列隔離,才會啟動理賠,但陪同隔離為自願隔離,並不在保險契約的理賠範圍內,且過去評議中心亦有案例,父母確診被隔離,小孩只好被迫一起隔離,最後評議結果為保險公司對陪同隔離的小孩不予理賠。

至於政府滾動修正防疫指引,居家照護一詞並未在保單條款內,後續恐引發更多理賠爭議,施瓊華回應,防疫保單針對確診者一定會送至醫院、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如今改為居家照護,若確診者有醫療行為符合理賠條件,將請保險公司從寬認定。

立委吳秉叡則質疑,防疫保單熱銷千萬張,保費收入逾80億,對比理賠案件,整體出險率不到1%,是否代表保險公司很好賺。

施瓊華說,目前保險公司推的法定傳染病防疫險,平均損率約三成,加計費用率後,防疫保單綜合率約七至八成,即保險公司平均只賺保費收入的二成;至於疫苗險則因1年期保單尚未期滿,出現理賠落後反應情況,但初步看來疫苗險損率相對較好。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讓近期防疫保單及疫苗險熱賣,根據金管會的統計,光是今年截至3月28日為止,防疫保單與疫苗險共賣出164萬張,保費收入10.4億元,理賠件數達1萬1,114件,理賠金額達5.6億元。其中防疫保單的理賠金額高達5.1億元最高,疫苗險的理賠金額為0.4億元。

 

陪同隔離 防疫保單不賠

彰化轉增貸

arrow
arrow

    wad1985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