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11日公布439例本土個案,本土確診連3天都在400多例左右,許多專家都預測本土確診會破千、破萬例,有醫師就表示,若防疫強度不變,出現大幅度快速飆升的機率不高,更分析對台灣來說現行的防疫政策是最實際的。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粉專發文,提到「許多人開始預測本土新增病例何時破五百、破一千、甚至破一萬」,但他認為在現行防疫措施強度沒有改變的背景下,沒有放棄疫調和隔離政策,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出現大幅度快速飆升的機率不高。

不過謝宗學醫師也說「要減少也不容易,最可能的走勢是走走停停、緩步上升的格局」,要走到單日超過1000人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可能需要花上數週的時間,除非放棄疫調和隔離政策,單日破萬本土新增確診病例才有可能出現。

台灣現階段的防疫政策「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
 
台灣現階段的防疫政策「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

謝宗學醫師表示,若能將本土新增確診病例數字壓制在某個區間或控制緩步上升,已經是最好的局面,讓醫療體系逐步適應和避免發生醫療排擠效應,讓重症患者得到適當的照顧,可望維持極低的死亡率,花比較長的時間漸進與病毒共存,並考慮進一步開放邊境和鬆綁防疫措施。

先前總統蔡英文也指示,面對Omicron病毒株快速傳播,台灣以「減災」為目標,「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非全面的清零;更不是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而是有效的疫情控管,盼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正常生活。

 

謝宗學醫師也說「目前的做法是最實際的」,因為在台灣全民健保的體制下,「重症量能並沒有想像的多」,醫師舉出過去每當發生流感大流行,重症加護床位就面臨吃緊的窘境,提到「倘若不加以控,放任Omicron變異株快速擴散,重症醫療量能很快就會不足,死亡率將增加」。

 

清零or共存?專家:目前做法最實際

彰化房屋代償

arrow
arrow

    wad1985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